新聞中心
NEWS
2022年7月17日,漢唐商學戶外俱樂部榆林分會組織了以“徒步神木水源地,環(huán)保行動等你來參與”為主題的戶外徒步活動。
早晨8點,隊友們開始乘坐大巴前往目的地。到達出發(fā)點后,在喬宇隊長的帶領下,大家做了簡單的拉伸。
在進行戶外徒步活動之前進行拉伸,隊員們可以更好地進行徒步活動。拉伸,可以減少肌肉粘度,增加肌肉和關節(jié)活動范圍,提高肌肉收縮速度和肌肉收縮力量,從而減少行走過程中身體內部的能量消耗。
拉伸之后,隊員們便開始跟隨隊長的腳步,徑直向森林深處走去。
此次徒步的路線在神木境內的禿尾河水源地—溝掌。這里地處神木市錦界鎮(zhèn)西北方向18公里處,位于毛烏素沙漠邊緣,在這片秘境之中,還有神木籍全國勞動模范張應龍的造林基地和治沙研究所。
幾十年前,溝掌的氣候還十分惡劣,一眼望去,到處都是光禿禿的沙丘,水源緊缺,黃沙漫天。歷經幾代人的治理,如今的溝掌已經成為了絕佳的清涼避暑寶地,青山綠水、鳥語花香。不僅如此,這里還有大面積的小麥、長柄扁桃及水稻種植基地,還有鴯鹋繁育基地。
在如此宜人的環(huán)境中緩緩前行,隊員們精神抖擻,興致高昂,闊步前行,還時不時感慨贊嘆溝掌之美。
在前行的腳步中,有些隊員稍有不慎還會踩入蘆葦叢下隱藏的小溪里。
大家在欣賞沿途的鄉(xiāng)村美景時,也深刻體悟到溝掌之美。一路上,大家熱情洋溢的笑臉、爽朗的笑聲、矯健有力的步伐,在美麗的溝掌之中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天高氣爽,空氣清新,在原始密林間,隊員們緩緩前行,一條條小河穿梭在密林之中,氛圍靜謐、村莊古樸,在這樣美好的環(huán)境下行走,就算是盛夏也不會感到炎熱。
到中午十二點,隊員們便到達終點——全國勞動模范張應龍的治沙研究所。
在講解員細致入微的講解中,我們得知,張應龍是土生土長的神木人,也是全國防沙治沙標兵、全國勞動模范。2003年,他辭去工作回到家鄉(xiāng),承包了毛烏素沙漠中禿尾河源頭圪丑溝村的19.2萬畝荒沙地,開始科學造林、治沙。他創(chuàng)新混交造林、生態(tài)經濟林、種九留一等模式,探索出一條科研、科普、生態(tài)造林、生態(tài)惠民的循環(huán)林業(yè)發(fā)展道路。通過科學治理之后,目前已完成治沙面積42.8萬畝,實際管護面積50余萬畝。
如今的溝掌村已屬于神木市水源保護區(qū),在有效保障水源涵養(yǎng)力、不破壞當?shù)刂脖坏那疤嵯拢€在努力發(fā)展有機農業(yè)。
各種植物和作物在溝掌煥發(fā)生機、綠意盎然,碧水藍天之中,隊員們發(fā)出感慨:“沒想到神木竟然有溝掌這樣的桃源之地,在這里徒步,又觀賞了美景,還釋放了身心壓力,考驗了意志和耐力?!?/p>
很多人也許不知道,地球雖然被水覆蓋的面積很大,但中國卻是人均占水量最貧乏的國家之一。
漢唐戶外組織此次活動,是希望通過這種在水源地沉浸式徒步體驗的過程中,讓更多人重新與自然鏈接,感受其中的療愈。讓人們明白,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,隱藏著別樣的美好,保護環(huán)境又是多么重要。
如今的神木,天藍了,地綠了,山青了,水凈了,但美麗家園建設還是離不開每個人的實際行動。漢唐戶外希望每位徒步者都能爭做綠色理念的傳播者、生態(tài)文明的踐行者、身邊環(huán)境的守護者。徒步活動雖然結束了,但我們敬畏自然、踐行環(huán)保的腳步永遠沒有終點。